首页 古诗词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

隋代 / 程嗣立

不知歌酒腾腾兴,得似河南醉尹无。"
"刘郎不用闲惆怅,且作花间共醉人。
各有诗千首,俱抛海一边。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
轻衣稳马槐阴下,自要闲行一两坊。"
"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君出臣奉行,谓之握金镜。
"提拔出泥知力竭,吹嘘生翅见情深。剑锋缺折难冲斗,
恨拜铜楼一月迟。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
从此摩霄去非晚,鬓边未有一茎丝。"
"小郡大江边,危楼夕照前。青芜卑湿地,白露泬寥天。
色浓柳最占春多。沙头雨染斑斑草,水面风驱瑟瑟波。
何处生春早,春生冰岸中。尚怜扶腊雪,渐觉受东风。
"早年同遇陶钧主,利钝精粗共在熔。金剑淬来长透匣,
"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水竹花前谋活计,


明月皎夜光拼音解释:

bu zhi ge jiu teng teng xing .de si he nan zui yin wu ..
.liu lang bu yong xian chou chang .qie zuo hua jian gong zui ren .
ge you shi qian shou .ju pao hai yi bian .bai tou yin chu bian .qing yan wang zhong chuan .
qing yi wen ma huai yin xia .zi yao xian xing yi liang fang ..
.yi nian shi er yue .mei yue you chang ling .jun chu chen feng xing .wei zhi wo jin jing .
.ti ba chu ni zhi li jie .chui xu sheng chi jian qing shen .jian feng que zhe nan chong dou .
hen bai tong lou yi yue chi .shi jing hu lai huan zi de .zui xiang qian qu yu shui qi .
cong ci mo xiao qu fei wan .bin bian wei you yi jing si ..
.xiao jun da jiang bian .wei lou xi zhao qian .qing wu bei shi di .bai lu jue liao tian .
se nong liu zui zhan chun duo .sha tou yu ran ban ban cao .shui mian feng qu se se bo .
he chu sheng chun zao .chun sheng bing an zhong .shang lian fu la xue .jian jue shou dong feng .
.zao nian tong yu tao jun zhu .li dun jing cu gong zai rong .jin jian cui lai chang tou xia .
.shen xin an chu wei wu tu .qi xian chang an yu luo yang .shui zhu hua qian mou huo ji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安放皇帝玉册的石洞前巨大的石门紧闭,隐隐感觉到地底风雷涌起。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yi)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chen)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er)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jiu)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ji)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晚上还可以娱乐一场。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
寒食节的夜晚,我没(mei)有家人伴在身边,怀念起亲人,热泪如金波一样流出来。
清凉的树荫可以庇护自己,整天都可以在树下乘凉谈天。
大壶的龙头倾泻着美酒,请来了酒星,弦架镶金的琵琶夜间弹得枨枨响。
做官啊,立功建勋啊,这些都是少年时的梦想;如今又老又病(bing),再也没有一分利欲名心。
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大禹尽力成其圣功,降临省视天下四方。
我的双眼顿时闪耀出喜悦的光芒?
日月星辰归位,秦王造福一方。
圣明的朝代大概没有错事,规谏皇帝的奏章日见稀微。
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

注释
幸:幸运。
⑾揽:宋本作“缆”,是。结缆:系缆,指停船。攀践:指登山。
⑹狐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锦衾薄(bó):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
②之子:那个人,指所怀念的人。
12.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思念。
20、御史大夫:汉朝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宫之一。协助相国,掌管机要文书和监察事务。
⑾到明:到天亮。
【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此,指“连山绝壑,长林古木”等快哉亭上所见景物。骚人思士,指心中有忧思的人。胜,承受,禁(jīn)得起。

赏析

  昭君出塞的故事,历来都被人写作多种主题。李白的这两首诗尽管走的是悲悯伤情路线,读来仍然让人伤怀、感动。
  这首小诗,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又给人清新明快之感。状物写景都极为细腻,以梅花傲雪开放到随风与雪飘落,以及花落放叶之状、花儿多变等都写到了,让作者观赏到了雪里梅花的千姿百态(bai tai),创造了美的意境,给人不尽的想象和美的感受。
  罗隐的咏物诗“切于物”而“不粘于物”,往往别出心裁,独具寓意,讽刺深峻犀利又耐人寻味。清沈祥龙《论词随笔》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罗隐正是在对物象深入细致的观察基础之上,对所咏之物融进他强烈的家国之忧与身世之慨,刺时讽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诗坛脱颖而出。《《蜂》罗隐 古诗》通过吟咏蜜《蜂》罗隐 古诗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现了他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我书”四句回到诗人自己,呼应上文“我尝好之”句。诗人先谦称自己的书法“本无法”,即不合规矩,“点画”句和“惝恍”句相应。接下两句反问石苍舒为何对他的书法如此偏爱,表面上是诗人自我否定,实有自负书法之意。如果正写就显得乏味,而且易流为诗人的自我吹嘘,用反诘语气来表现,供人回味,深得立言之体。怀素说:“王右军云,吾真书过钟而草不减张。仆以为真不如钟,草不及张(ji zhang)。”“不减钟张”句即翻用这个典故赞美石苍舒。汉末张芝(伯英)和罗晖(叔景)、赵袭(元嗣)并称,张伯英自称:“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见《晋书·卫恒传》)“下方罗赵”句即正用此典以收束“我书”。张芝人称“草圣”,《三国志·魏书·韦诞传》注说,张芝家里的衣帛,必定先用来写字,然后才染色做衣服。他临池学书,每天在池里洗笔,池水都成黑色了。结尾两句,诗人又反用此典回应篇首四句,既点到了石苍舒,又点到了自己。这四句都用写字的典故,出神入化而又紧扣主题。
  “摘花不插发(fa),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末尾几句以写景作结,刻画出《佳人》杜甫 古诗的孤高和绝世而立,画外有意,象外有情。在体态美中,透露着意态美。这种美,不只是一种女性美,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种理想美。诗句暗示读者,这位时乖命蹇的女子,就像那经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劲节的绿竹,有着高洁的情操。诗的最后两句,为后人激赏,妙在对美人容貌不着一字形容,仅凭“翠袖”、“修竹”这一对色泽清新而寓有兴寄的意象,与天寒日暮的山中环境相融合,便传神地刻画出《佳人》杜甫 古诗不胜清寒、孤寂无依的幽姿高致。
  全文以情驭笔,一气呵成,不假修饰,却又得结构之妙。文中以“轩昂磊落、突兀峥嵘”八个字推许曼卿,实可移来评此篇。正文第一段写名之不朽,是何等斩钉截铁!全然是劈空说起,有游龙出海之势。第二段写万古之空,却又将第一段全盘抹倒,非力挽山河的笔力,绝不能做到。前二段是放得开,末段却是收得紧,如一道闸门,将两条游龙紧紧关锁。正可见当时文坛巨匠的文字工夫。
  最后两句写儿子心中惭愧自己没有尽到孝敬母亲的责任,不敢向母亲诉说那一路的风尘,这里通过直抒诗人的惭愧心情表达出母子之间的深情。在慈爱的母亲面前,诗人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另一方面也感到十分内疚,由于自己出门在外未能在母亲膝下承欢尽孝,深感未尽到人子的责任,从而辜负了母亲的拳拳之心。因此,不敢诉说自己旅途的艰辛。除了惭愧之外,此处也含有担心直言远行的劳顿,会使母亲更加心疼的含义,因此“不敢叹风尘”,自然也蕴涵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味。
论断典范  其次,《《谏逐客书》李斯 古诗》在“对事的论断”方面堪称典范。笔者以为“对事的论断”应视为公文的一个重要特征。事是公文的内容,论断是对公文内容的表达方式。“对事的论断”体现了公文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显然,公文须有事,刘勰所说“言事于主”、“指事造实”,徐望之所说“谋事惟期其必达”、“尚实事不尚虚文”,都指出公文的内容就是事,因为公文就是办实事的。但是公文在表达事时,不必对其来龙去脉进行具体的叙述,往往是高度(du)概括,或者点到为止。公文对于事,主要是用“论断”的方法。正如《公牍通论》所述,“陈言论事”、“公文本质,重论断”。论断是个合成词,包含论和断两个方面。断,判断、决断之谓,对事的是非、得失、功过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对事的实施提出一定的办法。论是论事理,要受文者承办事务,必须把事理论说明白。简言之,断就是要办什么事,论就是办这事的理由。论是断的前提,如果不把事理论清说透,断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说服力。在古代公文中,由于文种不同,对事论断的情况也有差别,如下行的君命文种,比较偏重于断,凡戒敕、废立、告谕、政令等,都显示独断的至高权威,而上行文种的章、奏、表、议等则较侧重于论(当然也应有断),凡谏说、劝请、陈乞、弹劾、执异等,本身就需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论说何以达其目的。况且上奏文种面对的是国君这个特殊对象,更要情至理足。《《谏逐客书》李斯 古诗》在这一点上,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全文的断就是开头一句话:“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希望通过这一判断成立,使秦王接受,并收回成命,不要逐。为此在下文展开了有力的论说。开头这一断语的  特点是,在客卿已被逐的紧急情势下(《史记集解·新序》:“斯在逐中,道上上谏书。”),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辞开宗明义,起句发意振聋发聩。本文尤具特色的更在其论的部分,对事理的论说充分深刻,令人信服。这里有必要指出两点,其一是用重笔浓墨,铺张排比,列举事例。如文中铺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实,铺陈了秦王所喜爱的大量生活享用,由于事例充实,铺垫充足,加强了与下文的对比,因而得出的结论极其有力。而这些事例都有所依傍,且经过精心选择,因而显得可靠典型。从铺排的技巧来说,排比句接踵联翩,文意饱满,文气流畅,文势充沛,极有感染力。其二,在论证上的特点是正反并反复对比,层层深化。如在论证的首层,四君用客(实笔) 与“却客不内”(虚笔) 的对比,首层四君用客与次层秦王轻客的对比,次层重物与轻人的对比,处处在对比之中显示逐客之谬误。全文在逻辑关系上是步步推进,层层深化。时间上由远到近,推移有序:先言古代,次论现实,再次言及未来。在言及逐客的危害时,程度上由轻到重,步步升级:先说如果没有客卿,秦国就不会“富利”和“强大”;接着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比上层更切近要害;再说弃  黔首、却宾客,是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资助了敌人削弱了自己,对秦国的不利更严重些;最后指出“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而且有亡国的危险,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极点。这种由轻到重、步步推进的说理过程,避免一开始就突兀冲撞,造成相反结果,它符合人的心理接受规律。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宋诗区别于唐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宋诗更重视对画意的表现。考其原因,或许是宋代绘画特别发达,而许多知名作家又每兼具画家和诗人两种身份的缘故(顺便应该提到,宋代的题画诗也较之前代更为发达)。苏轼、米芾诸人固不必说,即如张公庠《道中》:“一年春色已成空,拥鼻微吟半醉中。夹路桃花新雨过,马蹄无处避残红。”郑獬《绝句》:“田家汩汩水流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武衍《湖边》:“日日湖边上小车,要寻红紫醉年华。东风合与春料理,忍把轻寒瘦杏花。”李显卿《溪行》:“枯木扶疏夹道旁,野梅倒影浸寒塘。朝阳不到溪湾处,留得横桥一板霜。”法具《东山》:“窗中远看眉黛绿,尽是当年歌吹愁。鸟语夕阳人不见,蔷薇花暗小江流。”都描写精工,诗中有画。道潜这首诗写蒲苇受风的声形,写蜻蜓在蒲苇上站立不稳的姿态,写临平山下,经行之处满眼盛开的荷花,也是充满浓重的画意,表现了宋诗在这一方面的典型特征。但是,诗人们所追求的诗中有画,并不是诗等于画,而是诗画相通,特色兼具。因为,一般说来,诗是动态艺术,画是静态艺术。此诗虽有画意,但强调了自然景物的声形、姿态,仍带有诗的特点,是二者完美结合的典范。所以,苏轼作为对诗画都非常内行的作家,一见此诗,就为之激赏。宗室曹夫人还根据诗意画了一幅《临平藕花图》。
  第三段,诗人运用豫让、屈平、巢父、许由、伯夷、叔齐等古人以不同方式求得“身后名”,深入展开议论。屈平自投汨罗,博得“以身殉国”的美名。豫让,春秋时晋国人,为智伯多次行刺赵襄子未遂而自杀,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刺客(ci ke)”。巢父和许由为古代著名隐者,传说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听后,认为有污自己的耳朵,便逃(bian tao)到颖水边洗耳,当时,巢父正牵犊饮于下流,就责怪许由污其犊口,遂牵犊到上游。伯夷、叔齐为殷朝末年孤竹国君之子,武王伐纣之后,不食周粟而饿死,被孔子称为“古之仁人”。但是,诗人认为这些古人都是为“爱身后名”的奴役,不如“我爱眼前酒”。这个中的妙理在于“饮酒眼前乐”是实实在在的,“身后虚名”则不是。“男儿穷通”自有机遇,不必强求,即使求得“身后名”,死后人们弯腰向你礼拜,你也不知道了。这一“虚”一“实”的反差,正是李白的牢骚话。“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诗人正是以这种惊世骇俗的牢骚话博得千古美名。诗人借用猛虎不屑一顾案头肉和洪炉不熔铸囊中小锥进行类比反衬,表现自己不汲汲于“身后名”的傲骨和大志,嘲笑那些贪图靠“身后名”者不过是些心底狭窄之辈!
  诗的后二句便对唐僖宗赏赐孙供奉官位事发感慨,自嘲不如一个耍猴的,讥刺皇帝只要取乐的弄人,抛弃才人志士。“何如买取胡孙弄”,诗人自嘲不如耍猴人,看似羡慕,实则是对君主的辛辣讽刺,其中蕴含着诗人巨大的悲愤。“一笑君王便着绯”,既痛刺唐僖宗的症结,也刺痛自己的心事:昏君不可救药,国亡无可挽回,其中蕴含着诗人对李唐江山每况愈下的隐忧。

创作背景

  此诗的写作时间难于确定,但从诗中所寄托的感慨,还是可以推知其大致的写作年代。诗之结尾“日暮长零落,君恩不可追”,其意近似《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中所谓“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均表现出政治上的忧虑感。然则,当是同期所作。

  

程嗣立( 隋代 )

收录诗词 (9594)
简 介

程嗣立 (1698—1744)清江苏安东人,初名城,字风衣,号篁村,又称水南先生。贡生,干隆初举鸿博不就。工诗,善书画。好接济友朋,交往甚广。晚年笃信黄老。有《水南遗稿》。

采绿 / 方京

"三十生二毛,早衰为沉疴。四十官七品,拙宦非由他。
惆怅八科残四在,两人荣闹两人闲。"
巫峡连天水,章台塞路荆。雨摧渔火焰,风引竹枝声。
六月七月交,时雨正滂沱。虾蟆得其志,快乐无以加。
"高卧深居不见人,功名斗薮似灰尘。
"谏诤知无补,迁移分所当。不堪匡圣主,只合事空王。
"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平生烟霞侣,此地重裴回。
芙蓉脂肉绿云鬟,罨画楼台青黛山。


杂诗三首·其二 / 陈景钟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工人磨琢欲何用,
外物不可必,中怀须自空。无令怏怏气,留滞在心胸。"
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下声乍坠石沉重,
"鬓毛霜一色,光景水争流。易过唯冬日,难销是老愁。
风蔓罗裙带,露英莲脸泪。多逢走马郎,可惜帘边思。"
岂徒悔封植,兼亦误采掇。试问识药人,始知名野葛。
"乍来天上宜清净,不用回头望故山。
东海西头意独违。"


喜迁莺·晓月坠 / 郑康佐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顾谓尔菊花,后时何独鲜。诚知不为我,借尔暂开颜。"
山泽长孳货,梯航竞献珍。翠毛开越巂,龙眼弊瓯闽。
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
我云知我深,不幸先我死。僧云裴相君,如君恩有几。
天子却坐明光宫。朝廷无事忘征战,校猎朝回暮球宴。
岂若公今日,身安家国肥。羊祜在汉南,空留岘首碑。
咏诗闲处立,忆事夜深行。濩落寻常惯,凄凉别为情。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 鹿林松

唯有流沟山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
灯火徒相守,香花只浪擎。莲初开月梵,蕣已落朝荣。
"苍溪县下嘉陵水,入峡穿江到海流。
双阙纷容卫,千僚俨等衰。恩随紫泥降,名向白麻披。
"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不堪逢苦热,犹赖是闲人。
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
禅心不合生分别,莫爱馀霞嫌碧云。"
"勿言临都五六里,扶病出城相送来。莫道长安一步地,


古宴曲 / 徐志岩

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截枝扶为杖,软弱不自持。折条用樊圃,柔脆非其宜。
牡丹经雨泣残阳。低迷隐笑原非笑,散漫清香不似香。
云间鹤背上,故情若相思。时时摘一句,唱作步虚辞。"
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
今朝西渡丹河水,心寄丹河无限愁。
我来湖外拜君侯,正值灰飞仲春琯.广宴江亭为我开,
"瓮头竹叶经春熟,阶底蔷薇入夏开。似火浅深红压架,


鹿柴 / 陈洪绶

"新政县前逢月夜,嘉陵江底看星辰。已闻城上三更鼓,
倚棹谁为伴,持杯自问身。心情多少在,六十二三人。"
风坠木兰红露浆。水蒲渐展书带叶,山榴半含琴轸房。
诚知有道理,未敢劝交亲。恐为人所哂,聊自书诸绅。"
浅水低桥去尽通。黄柳影笼随棹月,白苹香起打头风。
朝采山上薇,暮采山上薇。岁晏薇亦尽,饥来何所为。
别鹤欲飞猿欲绝。秋霜满树叶辞风,寒雏坠地乌啼血。
"夙驾送举人,东方犹未明。自谓出太早,已有车马行。


县令挽纤 / 孙抗

无辞插荆钗,嫁作贫家妇。不见青冢上,行人为浇酒。"
"寥落野陂畔,独行思有馀。秋荷病叶上,白露大如珠。
"湖上秋泬寥,湖边晚萧瑟。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
傍看应寂寞,自觉甚逍遥。徒对盈尊酒,兼无愁可销。"
看名知是君,恻恻令我悲。诗人多蹇厄,近日诚有之。
路逢故里物,使我嗟行役。不归渭北村,又作江南客。
力尽计穷音响凄。当时何不早量分,莫遣辉光深照泥。
雨柳枝枝弱,风光片片斜。蜻蜓怜晓露,蛱蝶恋秋花。


缁衣 / 周蕃

问俗烦江界,蒐畋想渭津。故交音讯少,归梦往来频。
忆昔相送日,我去君言还。寒波与老泪,此地共潺湲。
"五十钱唐守,应为送老官。滥蒙辞客爱,犹作近臣看。
静将鹤为伴,闲与云相似。何必学留侯,崎岖觅松子。"
况君秉高义,富贵视如云。五侯三相家,眼冷不见君。
共谓长之泰,那知遽构屯。奸心兴桀黠,凶丑比顽嚚。
酿糯岂劳炊范黍,撇篘何假漉陶巾。常嫌竹叶犹凡浊,
舟船通海峤,田种绕城隅。栉比千艘合,袈裟万顷铺。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 沈葆桢

"春风摇荡自东来,折尽樱桃绽尽梅。
烟浪始渺渺,风襟亦悠悠。初疑上河汉,中若寻瀛洲。
预怕为蚕病,先忧作麦伤。惠应施浃洽,政岂假揄扬。
"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有侄始六岁,字之为阿龟。有女生三年,其名曰罗儿。
引出山水思,助成金玉音。人间无可比,比我与君心。"
六尺安敢主,方寸由自调。神剑土不蚀,异布火不燋。
公事渐闲身且健,使君殊未厌馀杭。"


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 / 崔岱齐

呜唿远尧舜之日耶,何弃舜之速耶。辛癸虐耶,汤武革耶。
时来不可遏,命去焉能取。唯当养浩然,吾闻达人语。"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寄言狐媚者,天火有时来。"
苍头碧玉尽家生。高调管色吹银字,慢拽歌词唱渭城。
自保曾参不杀人。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
"秋思太白峰头雪,晴忆仙游洞口云。
今春二月初,卜居在新昌。未暇作厩库,且先营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