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词 南山田中行

南山田中行

先秦 / 林希

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梨花。"
"鸟啼花笑暖纷纷,路入青云白石门。
"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半是峨嵋雪,重为泽国寒。
古来贵重缘亲近,狂客惭为侍从臣。"
五溪清不足,千古美无亏。纵遣亡淳者,何人投所思。"
五明宫内传真诰。传真诰,话幽情,只是真铅炼汞精。
"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感子初并粮,我心正氛氲。迟回驻征骑,不觉空林醺。"
"良匠曾陶莹,多居笔砚中。一从亲几案,常恐近儿童。
吾交二名士,遽立于帝左。凤姿既出世,天意嘱在我。
白云有形无系缚。黄金被烁玉亦瑕,一片飘然污不着。
"君说南朝全盛日,秣陵才子更多人。
山阴妙术人传久,也说将鹅与右军。"
弱年赋鹪鹩,可谓达养蒙。晚节希鸾鹄,长飞戾曾穹。
静引闲机发,凉吹远思醒。逍遥向谁说,时注漆园经。"
骊龙不敢为珠主。人间物象不供取,饱饮游神向悬圃。


南山田中行拼音解释:

huang cun wu ren zuo han shi .bin gong kong dui tang li hua ..
.niao ti hua xiao nuan fen fen .lu ru qing yun bai shi men .
.jiang gao zheng yue yu .ping lu yi bo lan .ban shi e mei xue .zhong wei ze guo han .
gu lai gui zhong yuan qin jin .kuang ke can wei shi cong chen ..
wu xi qing bu zu .qian gu mei wu kui .zong qian wang chun zhe .he ren tou suo si ..
wu ming gong nei chuan zhen gao .chuan zhen gao .hua you qing .zhi shi zhen qian lian gong jing .
.shi wu wan yan sheng .song chuang tie nian sheng .yin liu lai ke shi .gong shuo ji seng ming .
gan zi chu bing liang .wo xin zheng fen yun .chi hui zhu zheng qi .bu jue kong lin xun ..
.liang jiang zeng tao ying .duo ju bi yan zhong .yi cong qin ji an .chang kong jin er tong .
wu jiao er ming shi .ju li yu di zuo .feng zi ji chu shi .tian yi zhu zai wo .
bai yun you xing wu xi fu .huang jin bei shuo yu yi xia .yi pian piao ran wu bu zhuo .
.jun shuo nan chao quan sheng ri .mo ling cai zi geng duo ren .
shan yin miao shu ren chuan jiu .ye shuo jiang e yu you jun ..
ruo nian fu jiao liao .ke wei da yang meng .wan jie xi luan gu .chang fei li zeng qiong .
jing yin xian ji fa .liang chui yuan si xing .xiao yao xiang shui shuo .shi zhu qi yuan jing ..
li long bu gan wei zhu zhu .ren jian wu xiang bu gong qu .bao yin you shen xiang xuan pu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端起面前清澈的水酒,默默的留下不舍的泪水,琴弦也凑热闹一般的奏起阳关三叠,仿(fang)(fang)佛一同相送友人。杜甫曾借诗词寄托思念的友人颇有才名,我亦愿仿效之。小云,小鸿,沈十二,廉叔,我们相约再次相见的地方,在烟雾缭绕的京城。
天上有什么呢?就银河像一条白玉般的绳索迢递蜿蜒。
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转霜降又要到年冬。
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漾(yang)漾的秋波摇荡在眼前泗水,熠熠的海色映亮了远山徂徕。
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xin),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禾苗越长越茂盛,
小韦哥从长安来,现在要回归长安去。
夜色深深,仿佛在催着天明,眼看要到了三更天。清清的露水如同洗尘,让地面没有纤尘。月色幽静,小巷僻坊里一片迷茫。我又见到那竹栏,和灯光明亮的小窗,这是她的庭院。她因我们能见面开心。她的美丽令人惊叹,依(yi)偎在我身边,我如同见到了琼枝玉树,如一轮暖日,又如一片绚丽的朝霞。她的眼神明如秋水楚楚动人,温柔清雅宛若一株幽兰。这样绝代佳(jia)人,人间都少见。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
妖人夫妇牵挽炫耀,为何他们呼号街市?

注释
16.昆明:池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丰水和潏水之间。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元狩三年)为准备和昆明国作战训练水军以及为解决长安水源不足而开凿。
⑺漫漫:水势浩大。
⑨厌厌:精神萎糜貌。陶潜《和郭主簿》之二:“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⑵顾嗣立云:“杜子美诗:‘烈风无时休。’”
⒄形迹拘:为形体所拘。形迹,指形体所为。拘,拘束,约束。此句即《归去来兮辞》中所说“既自以心力行役”的反意,表示内心本不愿出仕。

赏析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梅花的悲痛,这种悲痛正是对自身遭遇的悲痛。联系到诗人很早就以文才著名,所以受到王茂元的赏识,请他到幕府里去,把女儿嫁给他。王茂元属于李德裕党,这就触怒了牛僧孺党。在牛党得势时,他就受到排斥,不能够进入朝廷,贡献他的才学,这正像梅花未能等到春的到来而过早开放一样。这一结,就把自伤身世的感情同开头呼应,加强了全篇的感情力量。[1] 咏物诗的最高境界是“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意思是依照事物的形貌来描绘,委婉地再现其形象;同时,也曲折地传达出内心的感情。这首诗正是这样。梅花是一定时空中盛开的梅花,移用别处不得。与之同时,又将诗人的身世从侧面描绘出来。两者融合得纹丝合缝,看不出一点拼凑的痕迹,是作者深厚功力的表现。
  此诗运用的并非“兴”语,而是情景如画的“赋”法描摹。在终夜难耐的等待之中,借白杨树声和“煌煌”明星之景的点染,来烘托不见伊人的焦灼和惆怅,无一句情语,而懊恼、哀伤之情自现。这正是此诗情感抒写上的妙处。由于开笔一无征兆,直至结句方才暗示期会有失,更使诗中的景物描摹,带有了伴随情感逆转而改观的不同色彩,造成了似乐还哀的氛围递换、变化的效果。
  这首《《哥舒歌》西鄙人 古诗》可能是经过修改加工后的作品,但是它那种朴实和巧妙、明朗和含蓄相统一的风格,依然显示出民歌的特色。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早见蒸蒸日出、晚见归鸟还巣的忧伤感怀图,诗人触景生情:见日出,见栖鸟,不见众鸟,不见孤云,表达出诗人无可奈何的孤寂心声。正如白居易《夜雨》:“我有所感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的无限向往和百结愁肠。
  野店桃花万树低,春光多在画桥西。幽人自得寻芳兴,马背诗成路欲迷。 (《题画四首其一》)
  诗前两句写背景。首句“草满池塘”是说节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借鉴谢灵运《登池上楼》名句“池塘生春草”,但以“满”字易“生”字,显出节令的不同。“水满陂”,是说正逢多雨季节,因此水涨得很高。次句写远山落日。用一个“衔”字,形象地现出落日挂在山头上的情况,与杜甫“四更山吐月”的“吐”字同见炼字之工。又用一个“浸”字,写落日青山倒映水中,与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句情景非常相似。诗围绕池塘为中心,以池塘中的绿草与澄净的池水,带出青山与落日,中间以一“浸”字作维系,使池塘显得很热闹,色彩也十分绚丽。
  诗是送别诗,真正明点离别的只有收尾两句,但却始终围绕着送别,诗人抒发的感情也绵长而深厚。这首诗的语言节奏和音调,表现出诗人欲别而不忍别的绵绵情思和内心深处相应的感情旋律。诗以两个较短的五言句开头,但“灞水流浩浩”的后面三字,却把声音拖长了,仿佛临歧欲别时感情如流水般地不可控制。随着这种“流浩浩”的情感和语势,以下都是七言长句。三句、四句和六句用了三个“之”字,一方面造成语气的贯注,一方面又在句中把语势稍稍煞住,不显得过分流走,则又与诗人送别友人而又欲留住友人的那种感情相似。诗的一二句之间,有“灞陵”和“灞水”相递连;三四句“上有无花之古(zhi gu)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由于排比和用字的重叠,既相递连,又显得回荡。五六句和七八句,更是顶针直递而下,这就造成断而复续、回环往复的音情语气,从而体现了别离时内心深处的感情波澜。围绕离别,诗人笔下还展开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古老的西(de xi)京,绵绵的古道,紫阙落日的浮云,怀忧去国、曾在灞陵道上留下足迹的前代诗人王粲等等。由于思绪绵绵,向着历史和现实多方面扩展,因而给读者以世事浩茫的感受。
  此诗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白雪”与“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艺术效果。而这首诗的谨严工整也历来为人称道。诗不仅每句自对(如首句中的“金河” 对“玉关”),又两联各自成对。后一联的对仗尤其讲究:数字对(“三”“万”)与颜色对(“白”“青”“黄”“黑”)同时出现在一联之中;颜色对中,四种色彩交相辉映,使诗歌形象富于色泽之美;动词“归”“绕”对举,略带拟人色彩,显得别具情韵。这样精工的绝句,确是不多见的。
  这是后四问何以单与前三问中“民亦无恙耶”一问发生逻辑结构联系的关键,也是从结构上理解全文主旨的关键所在。再从对这四个人“其为人也”的评述中,刻画出赵威后对齐国政治民情的了如指掌,洞察入微;从对这四人“何以至今不业”、“胡为至今不朝”、“何为至今不杀”的不同询问感叹中,又可见赵威后对贤愚是非明察秋毫的眼光和赏罚分明的态度。从语言章法上看,虽然对四人都是用先询问、继评述、再叹问的形式,但句法却各自不同,错综变化:问钟离子时,是用“有粮者亦食”等四个五言句作正反排比铺叙;问叶阳子时,是用“哀鳏寡”等四个三言句作并列铺排;问北宫女时,则用“撤其环瑱”等三个四言句构成因果倒装变句来评述;问於陵子仲时,又用“上”、“中”、“下”三个两短一长的“不”字句构成连续否定的排比。而且,又分别用“何以……不业也”、“胡为……不朝也”、“何为……不杀乎”等不同虚词组成的感叹性反问句,表达出不同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连写七问,有错综变化之妙,无呆板枯燥之感。《古文观止》评曰:“通篇以民为主,直问到底;而文法各变,全于用虚字处著神。问固奇,而心(er xin)亦热,末一问,胆识尤过人。”的确颇中肯綮。
  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
  全诗叙述有层次、有重点,初言垦,继言人,言种,言苗,言收,层层铺叙,上下衔接;至“万亿及秭”而承上启下,笔锋转势,言祭,言祷。在叙述中多用描写、咏叹,时或运用叠字、排比、对偶,押韵而七转韵,都使全诗的行文显得生(de sheng)动活泼,这在《周颂》中是相当突出的。
  三、四句转入咏物本题,细致而微地描绘荷花的初生(chu sheng)水面,应题“新荷,二字。荷的根茎最初细瘦如鞭,俗称莲鞭。莲鞭上有节,能向上抽出叶子和花梗。“微根才出浪”,就是说花梗刚刚伸到水面。这里连用“微”字“才”字,已极言其细小,下面“短干未摇风”,则更形象地体现其细小;梗干之短,甚至风亦不能使它摇动,可见它只是刚刚在水面露头而已。这两句直逼出“新荷”的“新”来,观察之细致,用笔之精到,真堪令人叫绝。在这细微之处,诗人的功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尾联直抒胸臆,用反问的形式写到:谁看到无家可归的客居他乡的人,在这荒郊野外,月下思乡,山中叹惋,独自一人深夜(shen ye)不眠呢?反问加强了抒情效果,与前面的景物描写遥相映衬,更写出一份愁绝伤绝的自伤之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岁寒三友,竹居其中。人们之所以看重它,或者因为它“翠叶与飞雪争采,贞柯与曾冰竞鲜”的凌寒之质(齐·王俭《灵丘竹赋》);或者因为它“未出土时便已有节,直到凌云高处依然虚心”的君子之风(管桦《竹颂》)。传说它的竹实只为凤凰所食;竹竿又能制成箫笛横吹。所以碰到豪爽之士,便以它的“所欣高蹈客,未待伶伦吹”慨然自许(陈·贺循《赋得夹池修竹》);遇上才高位卑者流,便又借它发出“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的孤傲啸叹(齐·刘孝先《竹诗》)。这样咏竹自无不可,只是不免都带有情随境迁的主观随意性。以至于意有所讥,就严斥竹笋的“嘴尖皮厚腹中空”;爱有所偏,便厉声扬言“恶竹应须斩万竿”。这真教竹子左右为难了。
  后半首诗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诗中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后两句诗也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过去一些诗论家有诗贵含蓄、忌直贵曲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应当说,一首诗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强烈,要服从它的内容。这首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势必让诗中人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为快了。这样才能使整首诗显得强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这里,特别值得拈出的一点是:有些宫怨诗把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写成是由于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那是不可取的;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写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诗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赏识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这个怨情,联系前两句看,决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而是对被夺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议,正是刘皂在一首《长门怨》中所说,“不是思君是恨君”。 

创作背景

  这是歌颂鲁僖公能兴祖业、复疆土、建新庙的诗歌。鲁国在建国之初是诸侯中第一等大国,土地之大,实力之强,在诸侯中罕有所匹,在伯禽时,曾有过赫赫武功。《史记·鲁周公世家》:“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肹,作《肹誓》,……遂平徐戎,定鲁。”在定鲁的过程中当还有许多武功,但载籍残缺,事已不传,只能是想像了。伯禽治鲁,更重文治,颇略武功,所以鲁积弱凌夷,到僖公时代,由于内忧外患,在诸侯中的威信日益下降,连僖公本人也只能靠齐国的势力返回鲁国。不过,僖公即位之后,确也做了一些事情,除礼制上恢复祭后稷、周公以天子之礼外,也频繁地参加诸侯盟会,对外用兵,以逐渐提高和恢复其应有的威望,仅以《春秋》经传来看,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会齐侯、宋公、陈侯、卫候、郑伯、许男、曹伯侵蔡,伐楚;僖公十三年(公元前647年):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淮夷病杞故;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而《鲁颂·泮水》诗中更有“在泮献功”之事。鲁国人以这段辉煌的历史为骄傲,因此在祭祀宗庙时不免歌功颂德。鲁人祭祀的地点,就是诗题中的“閟宫”,亦即诗中提到的“新庙”,是列祖列宗所在之处,也是国家的重要场所。《左传·成公二年》:“祀,国之大事也。”祭祀固然各国都有,但在极为注重礼制的周王朝,诸侯国由于地位不同,宗庙祭祀都有一定的区别,不能和周王室相同,否则,就是僭越。然而鲁国却是一个例外,《礼记·明堂位》曰:“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也。”这是鲁人引为自豪的。诗中所叙祭祀,则正指此事。

  

林希( 先秦 )

收录诗词 (9774)
简 介

林希 (约1035—约1101)宋福州福清人,字子中,号醒老。林概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神宗熙宁中,同知太常礼院,遣使高丽,惧而辞行,责监杭州楼店务。哲宗亲政,为中书舍人,修《神宗实录》。时尽黜元祐群臣,密预其议,起草贬斥司马光等数十人诏令。绍圣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罢知毫州,徙太原府。徽宗立,移大名府等地。卒谥文节。有《两朝宝训》。

公子重耳对秦客 / 邓远举

新鸿喧夕浦,远棹聚空湾。终遂归匡社,孤帆即此还。"
"长安此去无多地,郁郁葱葱佳气浮。
无端触忤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
上升早得朝三清。三清圣位我亦有,本来只夺干坤精。
思君处虚空,一操不可更。时美城北徐,家承谷口郑。
水边少女牧乌龟。无中出有还丹象,阴里生阳大道基。
"石室初投宿,仙翁喜暂容。花源隔水见,洞府过山逢。
"五首新裁翦,搜罗尽指归。谁曾师古律,君自负天机。


送僧归日本 / 贾如玺

"一池荷叶衣无尽,两亩黄精食有馀。
婉转凌烟霞。众雏飞鸣何跼促,自觇游蜂啄枯木。
此叹因感物,谁能识其端。写怀寄同心,词极意未殚。"
"常忆苏耽好羽仪,信安山观住多时。
诗忆扬州有鲍昭。晨野黍离春漠漠,水天星粲夜遥遥。
万境忘机是道华,碧芙蓉里日空斜。幽深有径通仙窟,
大簸怕清风,糠秕缭乱飞。洪炉烹五金,黄金终自奇。
影寒池更澈,露冷树销青。枉值中秋半,长乖宿洞庭。"


七夕二首·其二 / 刘洽

夜夜忆故人,长教山月待。今宵故人至,山月知何在。
从来说花意,不过此容华。 ——谢生
君不见西施绿珠颜色可倾国,乐极悲来留不得。
"自从明府归仙后,出入尘寰直至今。
"独自担琴鹤,还归瀑布东。逍遥非俗趣,杨柳谩春风。
贺知章在镜池边。鸳鸯着对能飞绣,菡萏成群不语仙。
白猿争啸惊禅伴。玉瓶徐泻赏涓涓,溅着莲衣水珠满。
"东堂今已负,况此远行难。兼雨风声过,连天草色干。


静女 / 吴潜

当户一轮惟晓月,挂檐数片是秋云。"
"朝赛暮还祈,开唐复历隋。精诚山雨至,岁月庙松衰。
玄成莫便骄名誉,文采风流定不如。"
诗无贤子拟传谁。松声白日边行止,日影红霞里梦思。
野岸烟初合,平湖月未生。孤舟屡失道,但听秋泉声。"
"高碑说尔孝应难,弹指端思白浪间。
语默邻寒漏,窗扉向早朝。天台若长往,还渡海门潮。"
"新莺傍檐晓更悲,孤音清泠啭素枝。口边血出语未尽,


被衣为啮缺歌 / 戴奎

"二陕周分地,恩除左掖臣。门阑开幕重,枪甲下天新。
锦水流春阔,峨嵋叠雪深。时逢蜀僧说,或道近游黔。"
窗多斜迸湿,庭遍瀑流痕。清兴知无限,晴来示一言。"
休将逝魄趋府庭,止于此馆归冥冥。"
景速奔马。胡不自强,将升玉堂。胡为自坠,言虚行伪。
凡客欲知真一洞,剑门西北五云深。"
天津桥畔火光起,魏王堤上看洪水。
"东林何殿是西邻,禅客垣墙接羽人。万乘游仙宗有道,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 汪泽民

"晨午殊丰足,伊何挠肺肠。形容侵老病,山水忆韬藏。
"一身无定处,万里独销魂。芳草迷归路,春流滴泪痕。
往往吹笙下天半。瀑布西行过石桥,黄精采根还采苗。
好鹤曾为客,真龙或作蛇。踌蹰自回首,日脚背楼斜。
"郑生驱蹇岘山回,传得安公好信来。千里阻修俱老骨,
浪死虚生。世人纵识师之音,谁人能识师之心。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影照翘滩浪,翎濡宿岛云。鸳鸿解相忆,天上列纷纷。"


国风·邶风·式微 / 于敖

"大厦资多士,抡材得豫章。清门推问望,早岁骋康庄。
古松直笔雷不折,雪衣女啄蟠桃缺。珮入龙宫步迟迟,
"紫衣居贵上,青衲老关中。事佛门相似,朝天路不同。
玉池中坐太和官。只将至妙三周火,炼出通灵九转丹。
"莫问江南事,江南事可凭。抱鸡升宝位,跨犬出金陵。
增波徒相骇,人远情不隔。有书遗琼什,以代貂襜褕。
"车道之北,邽山之阳。深深葬玉,郁郁埋香。刻斯贞石,
"荒寺古江滨,莓苔地绝尘。长廊飞乱叶,寒雨更无人。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干元初…有悲往事 / 杨夔

欲寄此心空北望,塞鸿天末失归行。"
人传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又到处即闭户,
久慢持生术,多亲种药畦。家贫知素行,心苦见清溪。
机生机,巧生巧,心镬烘烘日煎炒。闯蜀眉嚬游海岛,
聃龙与摩诘,吁叹非不闻。顾惟年少时,未合多忧勤。
谁为根寻造化功,为君吐出淳元胆。白日当午方盛开,
"秋蓂开六叶,元圣诞千年。绕殿祥风起,当空瑞日悬。
谁不有诗机,麟龙不解织。谁不有心地,兰茝不曾植。


江南逢李龟年 / 郭震

不见其人谁与言,归坐弹琴思逾远。"
"高松多悲风,萧萧清且哀。南山接幽垄,幽垄空崔嵬。
"岩房高且静,住此几寒暄。鹿嗅安禅石,猿啼乞食村。
"霜规不让黄金色,圆质仍含御史香。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父母育我田使君,精神为人上天闻。
造化天桥碧海东,玉轮还过辗晴虹。
荷君和雅兮感甘羞,山家寂寞兮难久留,


宴清都·连理海棠 / 刘玺

"琉璃师到城,谈性外诸经。下岭雪霜在,近人林木清。
"霜天晴夜宿东斋,松竹交阴惬素怀。迥出风尘心得地,
醍醐一盏诗一篇,暮醉朝吟不记年。干马屡来游九地,
西楼今夜三更月,还照离人泣断弦。"
门对西园正面开。不隔红尘趋棨戟,只拖珠履赴尊罍。
本来无作亦无行,行着之时是妄情。老氏语中犹未决,
有时问却秦宫事,笑捻山花望太虚。"
"青门聊极望,何事久离群。芳草失归路,故乡空暮云。